大数据平台客户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详情
滨州首创“产业集群联合授信”,“政监银企协”共助特色产业发展
【 字体:
打印
时间: 2023-11-18 作者: 大众日报

  

原标题:滨州首创“产业集群联合授信”,“政监银企协”共助特色产业发展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家家户户绳车响,李庄遍地是工厂。走进惠民县李庄镇,宽阔整齐的街道两旁,一座座整齐的厂房并排矗立,往来的货车、物流工人以及各类绳网企业的标识随处可见,这便是闻名全国的“绳网之乡”蓬勃发展的日常景象。据悉,李庄镇绳网产业至今已有30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镇有3000余家绳网企业及加工业户、4000余台套各类绳网织机、4万余从业者,年产值达150亿元。2023年,惠民绳网产业入选超百亿级产业集群名单。

从最初的车马挽具,到建筑安全网、农林业用网,再到渔业用网、体育绳网、军工用网,绳网产业的提质增效离不开产品与技术的换代升级。同样,设备更新、产品研发更离不开金融活水源源不断的浇灌。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银企之间、银银之间信息壁垒等多方因素的制约,易出现“大企业融资过度、小公司融资无路”等现象,这对于单一企业甚至整个绳网产业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从更广的范围、更大的程度上抑制银行信贷市场过度融资、多头授信,引导企业谨慎合理融资,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实现对中小企业的精准灌溉,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重大现实课题。

今年以来,滨州监管分局提出了“产业集群联合授信”这一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思路和概念。何为产业集群联合授信?在局长尹程看来,“联”是基础,是银银、银企之间的密切联合;“合”是合作,是银企之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合作;“授”是行动,是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形成正确的融资结构;“信”是目的,银行要树立经营信用、地方要打造诚信政府、企业要争做有良好商业信用的主体,进而打造诚信建设新高地,吸引各类金融资本投向滨州、投向惠民。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推动下,滨州市银行业协会搭台、农业银行滨州分行牵头,政、监、银、企、协联合,以惠民县李庄镇绳网产业为试点,开启了特色产业集群联合授信的创新探索和大胆实践。

据悉,开展特色产业集群联合授信工作在全国属于首创。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滨州监管分局、滨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滨州市银行业协会以及惠民县委县政府和李庄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推动下,由农业银行滨州分行作为牵头行工作专班,通过市场调研、抽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掌握了李庄镇绳网产业链上21家规模以上企业、700余家中小微企业、6900余户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与用信需求。同时,自主研究设计《客户联合授信调查表》,开展广泛、深入调研,并汇总数据,推动联合授信工作顺利开展。

9月27日,滨州市惠民县绳网特色产业集群联合授信签约大会上,绳网产业链上的“大户”邢光波与中国银行滨州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率先拿到了500万元的贷款授信。

邢光波所经营的山东滨州波涛化纤制品有限公司是集废旧资料回收、绳网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型企业。不久前,经过滨州市银行业惠民绳网特色产业集群联合授信委员会工作专班的综合评定,波涛化纤获得了3000万元的预授信。“以前不知道能贷多少款,也不敢盲目贷,放不开手脚。”邢光波说道,“开展特色产业集群联合授信以来,心里有底儿了,腰杆儿硬了,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在惠民县绳网特色产业集群联合授信签约大会上,农业银行滨州分行主要负责人刘炜作为13家成员行牵头行代表与绳网协会会长刘吉喜签订了绳网特色产业集群联合授信框架协议,签约联合授信总额度共计20亿元。

“实施产业集群联合授信以后,贷款方式多样化,拓宽了行业融资渠道,也增强了同行发展的信心。”刘吉喜介绍。“经过综合评定,企业融资额度有了“天花板”,有效避免了企业盲目融资、无序扩大生产,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大有裨益。”

“滨州惠民县绳网特色产业集群联合授信的签约,是对联合授信机制的一项工作创新,”山东省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柳林表示,“希望滨州协会将持续引领特色产业集群联合授信委员会发挥好信息共享、防控风险平台优势作用,推动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护航民营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为小微企业等全部市场主体开展金融“喷灌”,为“专精特新”、新旧动能转换等新项目、新主体开展金融“滴灌”,为产业链企业、重大项目等产业建设开展金融“涌灌”。

2023年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滨州监管分局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八部门印发的《“滨惠灌”金融灌溉工程实施方案》在滨州辖区全面推行,创新开展惠民县绳网特色产业集群联合授信,引导辖区银行业创新构建转型金融服务体系。通过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良性互动,滨州市新增贷款、普惠贷款和贷款质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佳 报道)

责任编辑: 李文

分享  
山东华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