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走科技兴企之路、推动绳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部署、聚焦双型城市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不断整合科技资源、增强创新能力、创优服务发展环境,突出主责主业、强化措施、提高效能,坚持在政策引导,能力提升,服务支撑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高度重视惠民绳网的外贸进出口发展情况。
一、加强政策引导。我市先后出台了《滨州市全面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办法(试行)》、《滨州市渤海科技创新券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滨州市惠企政策汇编(科技创新政策)》、《滨州市知识产权资金管理细则》、《滨州市知识产权专利导航实施细则(试行)》、《滨州市专利奖励办法》以及《滨州市品牌培育市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有效激发全社会创造积极性,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突破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滨州市“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科创体系改革工作专班和滨州市科技领导小组,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统一调度、统筹安排。持续开展科技政策“点对点”精准推送和产学研合作专题调研。2020年与南开大学、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等19家知名高校、机构对接,全年共组织2次线上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1次高校技术成果对接会议,1次项目论证会,1次专题发展论坛,1次交流研讨会,1次技术转移转化培训,1次研发机构入驻会议。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866项,总量实现翻番,引进技术转移转化机构14家。2021年策划启动“渤海科创汇”系列活动,举办不同规模合作对接活动30余场次,做到了每周有对接、每月有活动。
三、主动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创优科技兴企发展环境,搭建多元化交流平台。2020年对“5+5”十强产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参与调查的企业达1100多家,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70多项,发布最新科研成果500余项,深入60多家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和重大科技创新需求。今年以来,走访调研金银铜狮奖、高新技术企业等90余家,挖掘技术需求70余项,科技服务对接30余次,拟转化科技成果5项,交易额约580万元。
四、实施高端人才集聚工程。以国家省市人才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丰富人才引育载体建设,着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2020年6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完成公示和实地考察,4项成果获得二等以上省科技进步奖,创历史新高。累计引进外国高端、专业人才66人。
五、积极申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根据商务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2021年度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考核认定工作的通知》,开展2021年度新一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认定,对产业链和配套体系完善,产业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评定为新基地。为进一步发展惠民绳网产业集群,促进外向型产业急剧发展,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为惠民绳网外贸创新发展提供更优渥的发展环境,目前已向相关部门提报申报材料。
六、提供注册国际商标资金政策支持。为促进我市外贸企业注册国际商标如马德里商标,促进品牌国际化,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我市以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项下的注册国际商标资金为企业提供资金补贴,对中小企业境外商标注册的注册费用给予支持。2020年中央资金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共补贴145万元,其中包括境外专利申请、境外商标注册、资质认证、国际性展会。
七、开展外贸业务培训。针对企业对了解相关外贸政策、外贸实务操作、新业态发展方向等内容的培训诉求,我局近年来不断加大外贸培训力度,绳网企业通过参加外贸业务培训,能够了解目前外贸政策及实务操作知识,为企业拓展国外市场提供理论及实操支持。一方面,与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联合举办滨州市外贸业务培训班,主要针对一线业务和管理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外贸实务操作、风险规避、国际市场开发与维护、跨境电商、涉外法律知识和国际贸易惯例等具体外贸业务,为企业外贸人才获取外贸知识,了解当前国际外贸情况提供新路径。另一方面,针对RCEP、外贸新模式、新业态、国际贸易摩擦应对、出口信用保险等外贸热点业务开展培训,为企业提供更广泛的国际市场咨询及目前政策优惠。
八、短板和不足
(一)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不平衡。主动走出去,每年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较少,帮助企业体量小的县区解决产学研合作经验不足和内动力不足问题。
(二)缺少产学研融合综合平台。科技资源整合缺乏综合性平台,为创新创业、科技兴企、高端产业人才引进提供专业、便利、高效、务实的综合服务能力不足。
(三)工作基础薄弱。表现在,高精尖企业相对较少、企业创新意识弱、创造能力不高、知识产权投入不足。
(四)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不健全,远落后兄弟城市。市市场监管局设有两个科室,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设置一个股室负责知识产权工作,对应省局、省事业发展中心的7个处室,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服务多环节不相适应。
(五)知识产权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较弱。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的延伸窗口,具有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护保护等优势,能够很好地为当地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前几年,我市为促进五大产业集群发展曾着手过申报工作,后因没有相应的知识产权事业单位依托而被迫终止。现急需设置20人以上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市知识产权工作与先进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
九、改进措施
(一)搭建绳网产业技术、人才对接平台。依托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绳网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创平台,线上线下融合搭建绳网产业技术、人才对接平台。一是线下将围绕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对接,赴惠民县李庄镇绳网出口市场开展技术需求、人才引进等事项的实地摸排,梳理出企业技术、人才需求。通过广泛深入的走访调研,建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成果、高层次人才团队信息收集、发布机制。二是结合线下精准对接,在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搭建“滨科云”线上技术交易平台,建立“一网三库”,(一网:科技信息服务网,三库:技术交易供应库、需求库、人才库),实现“一网融通、三库并联”,通过对李庄镇绳网产业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技术及人才需求的实时发布,与有关高校、院所技术、人才信息进行有机对接,提供推介、查询、洽谈、交易等服务,为企业开展学术交流推送最适合的政策、最需要的信息、最便捷的服务。
(二)精准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依托“渤海科创汇”系列活动的开展,针对绳网产业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邀请中国纺织协会、东华大学、江南大学、青岛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专家学者和绳网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开展多形式、多领域、全方位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发挥“渤海科创汇”人才引育载体能力,激发绳网产业创新创业活力。
(三)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扩大知识产权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面,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开展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我市主导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维护好包括惠民绳网、沾化冬枣、阳信鸭梨、滨州对虾等地理标志产品的声誉和品牌价值,重点加强保护李庄镇绳网等特色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创新发展。
(四)完善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制定和完善诉调对接、调解仲裁对接、行政执法与调解对接以及对多部门会商协作的工作制度。支持人民调解、行业协会等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服务,构建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等纠纷快速处理渠道。
(五)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环境。支持服务机构拓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导航、预警、诉讼应对、战略规划等新型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业态。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托管服务。建立知识产权服务诚信机制,引导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加强自律自治。
(六)重视绳网进出口。将继续从商务工作角度出发,重视惠民绳网进出口情况,为惠民绳网申报马德里商标提供资金政策支持,争取让惠民绳网这一我市特色产业稳步“走出去”。
滨州市科学技术局